位置: 首页 - 职场资讯 - 详情

员工离职“162现象”的反思

浏览 270 次 2012-07-16 13:58 字体:

留住关键人才的方法有:相对公平的制度留人,和谐的企业文化留人,管理风格与感情结合留人等等。简而言之,选对人,加以正确的管理方法与配套的激励机制方可确保关键员工的稳定性。

 

中国的“神九”成功发射,升天就意味着中国的航天技术再一次的突破与创新,也许很多人只看到这个令振奋人心的场面,但我从却另外一个角度思索,得出这样的 结论,1、神九的研发团队相对稳定2、研发中心的人才储备充足3、人员的激励机制及时有效4、管理、指挥得力。有了这些因素才确保了“神九”的成功升天。 通过“神九”我们反思自己的企业是如何保证产品、销售达到企业目标的?我们的人员流动率为何那么大?客户的投诉率为何越积越多?

 

从古自今,唯有善于运用人才的智慧,方可创造历史的奇迹。当今的企业不再是比拼你的注册资金有多少,你的规模有多大,而是比拼你拥有了多少可持续发展的人 才。人才就是第一生产力,此话毫不夸张。企业管理就是人力资源管理,而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首要任务就是选对企业需要的人、匹配与吻合的人。所以员工招聘管 理的成功与否、企业保留人才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生死存亡。

那我们就一起来分析一下,招聘失败与保留不当的具体原因,以便我们在日常的企业管理减少担心,提高效率。

 

一、“1”所指员工入职的1周内:

根据相关的市场调查分析表明,员工入职的第一周也是动荡周,在这一周内,任何一件不起眼的负面信息都可能导致员工产生离职的念头。

为何说员工第一周是动荡周,不安定周?原因有:1、员工新进公司时总是看到不好的一面,而忽略好的一面2、总是拿上家公司与现在公司对比,缺少了解与行 业、规模、性质的可比性 3、顾虑太多,经不起打击,看不到希望,承受压力较差 4、周围的同事不够友善 5、被随意放在一边,办公用品、工作指导、同事介绍无人问起,受冷落。

 

二、“6”是指试用期最长半年:

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一般是设立为期三个月的试用期,但新法实施后,取消了三个月,只有1个月、2个月、6个月,很多公司为了所谓的试用期工资可以打八 折,所以不管什么岗位,先设立一个为期半年的试用期,说的好听点,是给双方增加了解与认识,难听点就是变相的降低人工成本。为了让员工安心工作,名正言顺 地给员工说,合同都是按国家规定的,合法、正规,表现好公司是可以酌情考虑提前转正,不说还好,说了没有实现,这下员工火了,情绪来了,所以离职也就加快 了。

另外一个方面,经过半年的试用期考察,企业与员工双方都认为不太合适,企业认为员工当初说的很好,结果做的一般,期望越高,失望越大。而员工则认为企业当 初划的大饼与愿景不真实,进入工作状态却发现前后相差较大,根本无法达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预期。所以双方都在报怨,这样一来,离职步伐也将随之加快 了。

 

三、“2”员工在公司工作2年:

针对在公司工作2年的员工离职原因,曾做过一次相关调查,如下图:

 

反应尤为突出的是外部发展机会,在一个公司工作2年后,员工开始规划自己的下一个职业目标了,如果这时公司内部满足不了,外部的空降兵不断进入,那此时的员工离职钟声即将敲响

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,那如何才能招对员工与留住员工呢?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:

 

首先,HR与直线部门要明确招人的标准,拟定岗位说明书,不要为了完成所谓的招聘达成率而充量,却忘记了质的保证。宁可花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前期招人的标 准,也不要为招不合适的人而培训。新员工入职第一周,HR与直线部门应当事前分工明确,谁负责培训,谁负责介绍同事与部门,谁负责办理日常办公用品,谁负 责给老员工讲解新员工加入的好处,新员工的优点,明确师傅带教制,明确规定正向言行,不可消极负面误传,一经发现如何惩罚教育等等。

其次,企业领导、HR与直线部门应根据企业经营特点制定不同的岗位、不同的级别、不同的用工性质设置不同的试用期,在面试中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,将公司的 实际情况描述清晰,面临的困难与挑战,公司真实的需用标准,切不可欺骗、忽悠。客观评估人选的岗位胜任能力的标准。先以岗位定人,后以人定岗位的原则。

最后,企业应当建立规范的员工职级体系与薪酬激励机制,采取职级与待遇的差异化管理,每年末要对人力进行盘点。盘点包括:人员年龄、合同期限、绩效评估、 关键岗位的继承、各项制度流程的改进等等。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上,除了纵向发展,同时也要考虑横向发展,特别是转岗轮岗制度,扩大员工的工作范围与增加员 工新工作的新鲜感来留住一些核心员工并全面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,从而降低关键人才的流失。

 

留住关键人才的方法有:相对公平的制度留人,和谐的企业文化留人,管理风格与感情结合留人等等。简而言之,选对人,加以正确的管理方法与配套的激励机制方可确保关键员工的稳定性。

作者:朱剑

 

 

来源:世界经理人